34岁的孙继申是长垣县南街人,2004年加入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。2013年,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,成功挽救一名两岁儿童的生命。
从事服装贸易的孙继申,在2004年填写了“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”,成为中华骨髓库中的一员。2013年3月,他的血样与上海一名两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男孩初配相合。
在此之前,对于孙继申报名捐“髓”救人,家里人并不知道。在孙继申收到初配相合的通知后,为了能挽救这名患儿的生命,他和家人做了充分的沟通,并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,短短几天内就顺利地完成了严格的高分辨检测和捐献前体检工作。
2013年6月6日,对于孙继申来说,这一天意义非凡。当日,在河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,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,孙继申为那名男孩捐献了15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。捐献完成后的当日下午,郑州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将这袋“生命种子”送到了上海。
孙继申有一个6岁的孩子,作为父亲的他能够深刻体会到那名患儿家长的心情。他说:“当初报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,就是想着将来能给血液病患者带去活下去的希望。在听到自己与一名患儿配型成功后,我还有些不相信,直到捐献成功,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,才觉得生命尤其可贵,内心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。”
孙继申是我市第15例、河南省第351例、全国第3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,也是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获得者。(平原晚报 记者 平爱梅)
友情链接:
新乡市委宣传部 新乡文明办主办 新乡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